<del id="pttrp"></del>

<pre id="pttrp"><strike id="pttrp"></strike></pre>
    <address id="pttrp"></address>

    <address id="pttrp"><track id="pttrp"></track></address>
    <address id="pttrp"></address><noframes id="pttrp">

    <track id="pttrp"></track>
    當前位置:

    女書習俗

    來源:江永新聞網 編輯:redcloud 2011-10-31 09:24:08
    時刻新聞
    —分享—

    女書相關習俗:

    婚姻:姑娘在婚前要做1-2年針織,當地俗稱“女紅”,為自己,也為未來的家庭新成員做許多穿戴用品。締結婚姻一般要經過四個程序:提親、合八字、為準、過門?!疤嵊H”即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求親。即使男女青年相互私訂終身,男方也要請媒妁上門提親。而后,擇吉日讓媒人把男主人公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家,女方的父母再把女兒的生辰八字與男子的相對照,看相克還是相生,叫“合八字”。如八字相合,則男主人公要備彩禮擇吉日良辰,鼓樂喧嘩,送到女方家,叫“為準”,也叫“下定”。而后,待第二年的冬天“過門”?!斑^門”要“坐歌堂”三天三晚。第一天叫“嘈屋”,也叫“愁屋”,女方家請來樂師和姑娘的歌伴7-10人,練習唱歌,并把第二天、第三天要唱的內容一一列出,主唱和伴唱有明確分工。因為女兒要出嫁了,家人和友伴都依依不舍,內心有難言的愁苦,故叫“愁屋”。第二天是“小歌堂”,要做一個通宵。女方要唱父母、兄弟、親友的恩恩怨怨,逐個唱到。有痛切傷心處,嚎淘大哭;高興歡心時,眉開眼笑,眾人同樂。第三天是“大歌堂”,主題是唱“離娘歌”。將要出嫁的姑娘,表達對父母親朋好友的依戀之情,家人好友也用歌對出嫁女以親切的祝愿和教誨,包括今后怎么做人做事,如何敬奉公婆和丈夫,如何料理家務,勤儉持家,什么時候要回娘家門等等?!白杼谩眻雒媸譄崃覊延^,歌堂里往往擠得水泄不通。這一系列的歌唱,有些要做成“女書”文本。

    “賀三朝”:新娘出嫁后第三天,女友要接新娘回到娘家,叫“三朝回門”。女友來祝賀,都要有“女書”,按女書吟唱,叫“賀三朝”?,F存“女書”作品中,裝禎最講究的都是“三朝書”。它的制作有尺寸規定。蕊頁9-15頁,只寫其中3-6頁,留下的空白給回門女續寫,書里還夾著五色絲線和剪紙圖案等。

    “不落夫家”:已出嫁的女子,除節日喜慶丈夫專程接以外,婚后生育以前不能在夫家住。女子要在娘家直至有了身孕才去夫家。在娘家的時間,多是寫、唱“女書”和做“女紅”。

    四月八“斗牛節”: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,是牛魔王的生日,要讓牛休息,還要用烏飯粑粑犒賞牛。這一天,各村的未婚姑娘,則會邀集出嫁不久(1-3年內)的年輕姐妹回村聚會。由未婚姑娘們湊集雞鴨魚肉、油鹽柴米,集體用餐,一起說唱笑鬧,歡樂整天。她們會一起讀女書、唱女歌,互贈書寫或織繡有女字的紙扇、花帶、頭巾等。為了能在這天展示自己的女書水平,姐妹們往往會提前十天半月進行準備。

    六月六“吹涼”:這一天,已出嫁有了小孩的媳婦要回到娘家過六月,讀女書,女方家里要買些時鮮菜肴,做粽粑,買紙扇,接女兒回家過六月“吹涼讀扇”。這樣做的人家,他們的女兒就顯得“貴器”。

    七月七“乞巧節”:“七月七香,桃骨炒豆噴噴香”,這是江永青少年女子過乞巧節時的一句俗語。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晚上,本地青少年女子,會聚在一起,在屋前設一小桌,擺一碟盛有混合炒得香氣撲鼻的桃仁和黃豆,一邊吃一邊吟誦女書,乞求織女賜給她們智慧與靈巧,讓她們能寫出最好的女書,繡出最美的花紋。

    結拜姊妹的習俗:江永鄉村原來流行結老同、姊妹的習俗。同年或同年同月出生的女子,只要興趣相投,便可互認老同。結拜姊妹要寫結拜書,要一起拜天拜地并宣誓。結拜后除你來我往外,經常走動,宛如親戚,終生互相幫扶。懂女書的還會經常用女字寫信,祝賀喜事,勸慰不幸。偶爾還會相聚一堂,一起做女紅,切磋、創作女書。

    來源:江永新聞網

    編輯:redcloud

    閱讀下一篇

    返回紅網首頁 返回江永新聞網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