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el id="pttrp"></del>

<pre id="pttrp"><strike id="pttrp"></strike></pre>
    <address id="pttrp"></address>

    <address id="pttrp"><track id="pttrp"></track></address>
    <address id="pttrp"></address><noframes id="pttrp">

    <track id="pttrp"></track>
    當前位置:

    城堡式的古瑤寨—勾藍瑤

    編輯:redcloud 2011-08-03 11:28:00
    時刻新聞
    —分享—

    勾藍古瑤寨

    清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碑刻曰:“祖昔居萬山中,山勾聯透,溪水伏流,色藍于靛,是為勾藍”。勾藍瑤又名“都勻”,是大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被朝廷敕封的“四大民瑤”之一,是經過官府編戶入籍,行政上又相對獨立的瑤族聚居區,面積大約10平方公里。如今這里居住的有蔣、歐陽、黃、何等13姓,人口2500余人。

    勾藍瑤的主要景觀有:

    ①古城墻系列。勾藍瑤于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年)受朝廷招安后,為把守粵隘,依山勢在關隘口建筑了9座石砌城門及石城墻。石城門上建有守夜樓(類似長城的烽火臺),并布有警鐘,有厚約2寸的實木城門板,早開晚閉,鐵桿為栓。城門兩翼筑有石墻,高二丈,寬丈余,至明嘉靖年間全部完成。全長約2000,至今尚存近千米。

    ②風雨橋系列。蘭溪村水上和主要干道上還筑有許多遮風避雨的涼亭,稱為風雨橋或廊橋,現存較完整的有6座。它們精致舒適、造型美觀,有木凳或石凳供人們歇息,形成“水上有橋,橋上有亭,亭下有井,井旁是人家”的一道獨特景觀。

    ③古井系列。蘭溪村處萬山之中,古井之多堪稱湘楚一絕。在蘭溪,大小水井有100口以上;能供人畜飲用,而且還能養一片田地的,也不少于50口。其中蒲鯉井是蘭溪的源頭,位于上村古戲臺旁,井深不見底。清水庵古井位于頂天宮社壇旁,古木蒼天,水質清幽。

    ④社壇。社壇文化在江永縣是一個較普遍的現象。蘭溪村有一座規模較大的頂天宮社壇,可惜大部分“鬼崽”(社公)在“破四舊”中被砸毀丟失,現存“鬼崽”近10尊,其中“社王像”是完整的,前額鐫刻一楷書“王”字,身體側面有“大明正德六年”的銘文。

    ⑤黃氏宗祠。蘭溪村每姓都有祠堂,祠堂是宗族的圣殿。蘭溪村現存祠堂13座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明萬歷年間的黃氏宗祠,它又是蘭溪村最繁華的商業區,祠堂側面寫有“財源萬頃波濤”字樣,是蘭溪村的“王府井”。

    ⑥讓泉巷,又稱何氏進士坊。蘭溪村雖是瑤族村寨,但并不拒絕漢民族文明,曾設立過書院、書屋、文昌閣等教化場所,文風昌盛,人才輩出。據族譜記載,蘭溪村曾出過8名進士?,F存一座“讓泉巷”牌坊,坊前有“碧澗魚龍”之照壁。“讓泉巷”距橋頭涼亭10遠,坊內出了何文彬、何文彩兩位進士,他們既在外面為過官,又在村內做過瑤長。并在讓泉巷前鑿有甘泉井眼,其泉水甘甜清洌,讓予過往行人取水飲用。

     

    編輯:redcloud

    閱讀下一篇

    返回紅網首頁 返回江永新聞網首頁